一、前言
钣金是汽车零部件领域中一种常用的冲压加工工艺,在冲 压实施过程中伴随有多种物理反应,如膨胀、磨损、物理变形等, 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表面不平整、零件开裂、过度拉伸等,导致 了零件的加工进度、尺寸误差及工艺标准无法达到实际生产标 准,基于此,对汽车钣金实行校正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汽车钣金在发生折弯变形后,由于其厚度较小,在进行校 正时,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周边区域的保护,很容易造成二次 变形,导致变形程度更为复杂,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 的折弯变形多采用人工校正,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对 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通过设置预压减震组件合和 空气锤实现定位,通过减震弹簧吸收振动载荷,在进行复原过 程中实现减震,从而确保整个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避免二次 变形,且在整个校正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校正,工作人员仅 需通过检测观察变形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
二、结构设计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如图1 所示,包括设置在折弯 变形件两侧的下垫板和压板、设置在下垫板与压板两端的两预 压减震组件、和设置在压板中部的空气锤。预压减震组件包括 固定设置在压板上的预压气缸、与预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滑 动穿设过下垫板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下端部的固紧螺母和设置 在固紧螺母与下垫板之间的减震弹簧。压板与折弯变形件之间 设置有上垫板,上垫板与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管。
(图中序号:1 为下垫板、2 为压板、3 为空气锤、4 为拉 杆、5为固紧螺母、6为减震弹簧、7为上垫板、8为导向套管、 9 为防滑垫、10 为折弯变形件、11 为预压气缸)
三、实施案例概述
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通过预压减震组件和空气锤实 现对折弯钣金件的定位。预压减震组件通过压板上的预压气缸、贯穿下垫板的拉杆、固紧螺母和减震弹簧来实现对折弯钣金件 的固定。参见图1,折弯钣金件两端被固定在下垫板和上垫板 之间;为加强紧固强度,上垫板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或防滑齿。 减震簧的设计能够吸收折弯钣金件修复过程中的震动,从而确 保钣金件在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上垫板与压板之间固定设置 有导向套管,导向套管高度为35mm ~ 65mm,其作用是保证 减震弹簧的上下直线运动,从而避免了钣金件在修复过程中二 次变形。空气锤与压板之间设置有滑轨,空气锤能够在压板上 自由移动。压板下部设置有传感器,实现对钣金件弯曲部件的 识别。当检测到折弯钣金件存在形变时(凹起或凸起时),传 感器识别弯曲位置,空气锤移动到钣金件弯曲位置的上方,自 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修复。
变形校正过程为根据折弯工件要求,折弯钣金件两端固定 在下垫板和上垫板之间,空气锤组件首先移动到钣金件的弯曲 定位处,空气锤自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之后回程,重 复以上过程直至钣金件完全修复为止。
四、使用效果
设计的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工作 效率高,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对板件的弯曲校正,其具备以下 优势:
(1)减震簧的设计能够吸收折弯钣金件修复过程中的震 动,从而确保钣金件在打压过程中的有效性。
(2)导向套管的设计保证了减震弹簧的呈上下直线运动, 从而避免了钣金件在修复过程中二次变形。
(3)在钣金件弯曲校正过程中,空气锤组件能够准确识 别折弯钣金件的形变,自动下压实现对钣金件的打压修复,实 现了钣金件的自动校正修复,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检测观察变形 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
(4)上垫板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或防滑齿,加强了钣金件 夹装的稳定性。
五、结语
钣金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表面不平整、零件开裂、 过度拉伸等现象,且汽车钣金在发生折弯变形后,由于其厚度 较小,在进行校正时,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周边区域的保护, 很容易造成二次变形,导致变形程度更为复杂,造成更为严重 的后果。现市场上钣金件出现折弯变形多采用设备进行人工校 正,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对操作人员的作业经验要求 较高。开发了汽车钣金折弯变形校正装置能够实现钣金件的自 动校正,且设计了减震机构从而确保了整个打压过程中的有效 性,避免二次变形,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工作人员仅需通 过观察变形量来控制操作强度即可,操作方便,具有较大的市 场应用价值。
声明: 本网站为冲压和钣金业内信息集合和展示平台,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为行业人士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MFC的观点。书面刊用本站及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原创文章,必须获得MFC的书面授权;电子平台转载,则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对于盗版、冒名和不注明出处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MFC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