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MFC金属板材成形网 > 正文

基于短周期侧围外板的冲压工艺开发

2020-02-26 15:08:29 来源: 冲模技术
收藏
导读: 目前中国汽车行竞争激烈,新能源车企也加入到市场中争夺市场份额,各品牌车型都想缩短开发周期,将新车型产品快速投入到市场中以获得竞争优势。以开发周期较长的侧围外板模具为例,介绍了如何缩短该类产品的开发周期。
文: 佳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院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并将长期占据全球第一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初入市场的新能源品牌车企,可为百花齐放,产品的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现以本公司某一款改型车的侧围开发为例,阐述侧围外板对造型以及产品设计的一些要求以满足侧围外板模具的快速开发。

2 项目情况

公司目前有一款SUV正在销售,计划开发一款比现在的车型尺寸小一点的SUV车型,以满足细分市场的需要。如图1所示,此款车型侧围外板以B柱处竖线为分界,左半部分数据沿用老车型的前门总成与后背门总成,竖线右半部分为新开发,新开发后门总成与侧围外板单件。

由于新开发侧围外板模具,前门部分数据沿用,要缩短开发周期就要求最大限度的借用原来车型的压料面、CAE分析结果、DL图与模具图,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整体的工艺设计与工艺开发的时间,最快速度的开发出侧围制件。需要满足上述的要求,侧围模具需要对造型以及制件设计提出一些要求,在可变的范围内变动以满足工艺开发的需要。


3 对造型与制件设计的工艺要求

如果对侧围进行短周期开发,则对造型以及制件设计的约束条件就越多,造型与制件设计可发挥的空间就越小。下面就是通过分析拟出了一些工艺要求,供大家参考借鉴。


3.1 侧围后部顶盖侧变化

如图2所示,首先是对侧围后部顶盖侧的要求:由于B柱左面是沿用部分,顶盖后部棱线和法兰变化不能超过3mm(见图2中I处),且棱线与法兰边边界要同时移动保持其相对关系不变否则原有车型工艺模面需做大的调整压料面需重新制造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进行工艺设计所以造型与制件设计优先需要满足此条件

3.2 侧围与后门后部分缝

侧围与后门后部的分缝与原车型要保持平行的关系,整体的此处的断面要与原车型要保持一致,由于此处一般都有很大的成形风险(见图3中的H),如果能保持此处的断面一致,整体的侧围的成形性就不需要重新验证,可以节约CAE分析的时间且工艺方法也可以借用。


3.3 侧围后保处分缝

侧围后保分缝线局部变化量不允许超过 10mm (见图4中①处),制件设计台阶深度需要与原车型保持一致,不能加深。后保外围整体轮廓和深度不能变化(见图4中②处),空间位置要与老车型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借用老车型的压料面与工艺工法节省周期。

3.4 侧围后部与后盖分缝处

由于后盖沿用,侧围与后盖的分缝线不会变化,但是整体的翻边面角度和翻边长度保持与原车型保持一致有利用原有工艺的沿用翻边的长度与角度也将影响工艺的排布如图5所示
以上4点就是对于短周期侧围外板开发过程中的总结,工艺快速的开发跟造型与制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造型与制件设计有一定的约束,每个主机厂都在摸索中前行。


4 结束语

汽车产业的竞争慢慢的已经发展成为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客户满意的车型,这将是以后各汽车主机厂成败的关键。随着造型的快速迭代,汽车的生命周期也慢慢地的在缩短,工艺开发要不断的满足制件开发的需求,满足各汽车主机厂整车与换型车的开发需要,高效快速高质量的开发新车这样才能让主机厂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 知识类文章 MFC转载

分享到:

声明: 本网站为冲压和钣金业内信息集合和展示平台,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为行业人士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MFC的观点。书面刊用本站及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原创文章,必须获得MFC的书面授权;电子平台转载,则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对于盗版、冒名和不注明出处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MFC保留追究的权利。

我来说两句(共0条评论,0人参与)注册 登录 |

  •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品牌展厅365天全天候线上展厅

推荐专题

 

微信公众号

冲压钣金门户

扫描或搜索关注